3/30/2013

離開爵士酒吧(大友良英)

爵士喫茶店(Jazz Kissa)

對我自己來說,1970 年代最令人振奮的音樂,無疑是那時日本的自由音樂。當然在日本,就像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,這種類型的音樂只有少數聆聽者。是在東京北方三百公里的福島縣(Fukushima)鎮上的爵士酒吧,我才了解它。

70 年代中期,我是個居住在福島的中學生。就算是對一個高中生來說,「爵士」這個字也充滿了過時的味道。那是我們父母親的東西,而我們主要是一個聽搖滾樂的世代。不過,’jazz kissa’(1),一個或許只存在於日本的現象,仍然是翹課時閒晃、殺時間的理想場所。

一處寬 2.5 米乘以 6 米的地方(譯按:約 4.5 坪,十張榻榻米)。這樣的空間和一對 JBL 或 Altec 大喇叭,上千張的爵士唱片和吧臺,這就是你開一間基本爵士喫茶店所需要的東西。這裡也是一處富有當時年青人次文化的場所。前衛爵士,漫畫,文化雜誌,寫滿青年左派意見的筆記本,每一、兩個月幾次的演唱會,八厘米電影放映。像我這樣年青的常客總是泡在漫畫(manga)(2)裡。只要一杯咖啡,花個大約 250 元(約美金一塊錢),就可以待上好幾小時,看足一星期份量的漫畫。此外,這可比去學校有趣多了。年青人的次文化總是圍繞在漫畫。

70 年代中期,有許多剛成年的人從東京來到這個縣,大學生校園運動的理想已經幻滅。這正是為什麼連在這裡最小的鎮上也總有爵士喫茶店的部份原因。對於在這些小鎮長大的我們來說,爵士喫茶店開啟了探看東京文化場景的視窗。

爵士喫茶店通常由極具藝術氣息的、為人風趣的男女經營,按他們的品味一整天有次序地播放許多唱片。在 27 萬人居住的福島,有四間爵士喫茶店,其中兩間非常本格(hard core),播放 Charlie Mingus、Ornette Coleman、Eric Dolphy 的音樂,有時還有 Derek Bailey 或 Evan Parker。我常去這兩家。漸漸地,除了成為一位重搖滾迷外,我也是一位本格爵士樂迷。在我聽的音樂中,特別為阿部薰(Abe Kaoru)和高柳昌行(Takayanagi Masayuki)所吸引。



高柳昌行 Takayanagi "Jojo" Masayuki (3)

身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吉他手之一,高柳昌行第一個追求非商業形式的即興爵士樂。我在許多爵士媒體上讀過他的評論,特別受到激勵。在多少有些嚴厲的書寫風格中,他總是從一個傑出的角度來檢視爵士或即興音樂與社會的關係。

在 1960 年代早期的爵士榮景中,高柳也首開由樂手自辦獨立及非商業性質工作坊(以 Gin-Paris sessions 最為人知)的例子。在這些場景中,有許多足以代表 1970 年代日本爵士的樂手出現了,如富樫雅彦(Togashi Masahiko)和山下洋輔(Yamashita Yohsuke)。然而,70 年代,高柳卻離開了這波自由爵士運動,開始追求人們在其他地方都沒聽過的噪音即興風格。

50 年代至 60 年代早期,高柳是一位著名的優秀爵士吉他手,到了 70 年代則成了日本演奏高音量和噪音反饋的吉他手。我懷疑他是否有聽過 AMM 和 Derek Bailey,在表演中,他不跟隨任何搖滾風格。與這種他稱之為「集團投射」(Mass Direction)的方法相反,他自有另一套風格,即所謂的「漸次投射」(Gradual Direction)。這是一種將音樂剪成碎片(shear off)的方法,一種有時候是聲響式(acoustically)演奏的空間性風格。此外,他還有一個 Tristano 式四拍吉他的小型爵士樂團,以及一個正統的自由爵士吉他三重奏。這些多樣化的東西通常使聽眾們逃之夭夭。對爵士樂迷來說,太極端了;對自由爵士樂迷來說,則太不一致了。

然而,在他傾其一生獨立追求自我表達以此對抗整個社會,並透過即興來檢視自我的同時,不用說,他確實是一致的。除了 1980 年代一次在摩爾爵士節(Moers Jazz Festival)的現身外,他的演奏只在東京的小俱樂部中,在一小群聽眾面前。直到 1991 年 58歲 過世,他都是日本演奏最極端音樂的鬥士。其磁帶拼貼和預置吉他(prepared guitar)的獨奏專輯「Action Direct」,在日本經濟繁榮的過程中,像是一把孤寂的鐵鎚持續回響著。整個 70 年代和 80 年代,我深受其音樂和態度影響;他的音樂對我來說,持續扮演著父親的形象。


阿部薰 Abe Kaoru (4)

獨立電影導演若松孝二(Wakamatsu Kohji)以阿部薰(Abe Kaoru)及其妻子即著名作家鈴木泉(Suzuki Izumi)的生活為基礎,拍過一部電影。這部片在 1995 年發行,吸引了許多年輕聽眾的注意。因用藥過度死於 1978 年,並留下許多傳奇的薩克斯風手阿部薰,是日本自由爵士世界中獨具魅力的人物。在世時,他僅僅發行過三、四張專輯,不過身後卻有超過十張的現場獨奏 CD 被發行。對自由音樂的唱片來說,這賣得相當好,而且現在至少有三本關於他的著作。阿部薰死後在地下仍然持續成為一股社會現象。

事實上,我第一場花錢看的表演就是阿部薰,在福島的爵士喫茶店。那時我是一個高中生,他在中音和低音薩克斯風上完全即興的演奏,實在有些超乎我的理解。但他利用我當時有的電吉他做出的反饋噪音,或許是引領我開始玩自由音樂的事物之一。作為一名觀賞其演奏的少年,我當時斬釘截鐵地認為「我可以做些像這樣的東西」。

這場表演被錄製成影像,往後我有兩、三次機會看到這份紀錄。從我今天的角度來看,他演奏的薩克斯風似乎是某種純粹的龐克類型,而非自由爵士或自由即興。

阿部在他二十歲時,出現在 60 年代的音樂場景。1970 年代,他透過當時最具攻擊性且最進步的樂評人之一間章(Aquilax Aida)遇上了高柳。有一份關於他們一起演奏的唯一紀錄「解體的交感」(Kaitaiteki Kohkan)保存了下來,當時僅印行了 300 份。這兩位樂手在這張唱片中的即興已經太過於吵雜和極端,以致於無法被叫作自由即興。

正當高柳磨刀霍霍,準備將其即興語言建立在噪音的架構上時,出於對社會的冷酷觀察,阿部則關注薩克斯風的物理性(physicality),阿部聲稱他自己是 1970 年代社會政治氛圍中的社會現象。從現在回頭看,這與搖滾樂和龐克的魅力頗為相似。

因著 1970 年代日本自由爵士場景中的許多對立派別,阿部最後與高柳鬧翻了;直到 1978 年過世為止,他都過著獨自演奏和習慣性用藥的生活。我自己無法過著他那頹喪的生活,但我可以說,他的音樂種下了我日後對龐克和噪音音樂感興趣的種子。


從自由爵士到非典型即興(non-category improvisation)(1970年代中期)

高柳和阿部所共享的,是對現代社會斯多葛式的(stoic,譯按:禁欲的、堅定且毫不妥協的)否定,以及對即興的直接接觸。1970 年代,自由音樂場景的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共享了相同的態度。這也拉大了這場景中各式各樣派別的距離。

大約在 70 年代中期,我對這波運動感到興趣。日本第二代即興音樂和新的團體即興風格一同誕生了。第一代──包括了高柳、阿部、山下洋輔(鋼琴)、 富樫雅彦(打擊樂)、豊住芳三郎(Toyozumi Yoshisaburo)(鼓)、吉澤元治(Yoshizawa Motoharu)(5)(貝斯)、高木元輝(Takagi Mototeru)(薩克斯風)、沖至(Oki Itaru)(小號)、中村達也(Nakamura Tatsuya)(鼓)、山崎博(Yamazaki Hiroshi)(鼓)、佐藤允彦(Sato Masahiko)(鋼琴)、翠川敬基(Midorikawa Keiki)(大提琴)、藤河善照(Fujikawa Yoshiaki)(薩克斯風)──都深受爵士影響,但是第二代──像是集團疎開(Shudan Sokai)、新爵士工團(New Jazz Syndicate)和 Seikatsu Kohjoh Iinkai 等團體──則前往更非類型(non-categorical)的方向。這些團體中出現了幾位樂手,像是Doctor Umezu(薩克斯風;譯按:即梅津和時)和近藤等則(Kondo Toshinori)(小號)。

從全然不同的方向來看,與自由爵士不同出身的 1960 年代晚期另類搖滾場景,則出現了像是灰野敬二(Keiji Haino)的音樂家,他以大音量吉他和人聲,建立了與眾不同的即興風格。還有具流行音樂背景的人,如坂本龍一(Sakamoto Ryuichi)和千野秀一(Chino Shuichi)(兩人都是鍵盤手),而小杉武久(Kosugi Takehisa)則來自當代古典樂界。也有一些對他們來說直接從即興本身出發的樂手,像是 Takeda Kenichi(大正琴)、飯島 Akira(吉他)和廣瀨淳二(Hirose Junji)(薩克斯風)。這些樂手的加入豐富了 1970 年代即興音樂場景的辭彙,在此之前大部份依賴自由爵士。

樂評人間章透過製作阿部薰和吉澤元治的獨奏專輯、籌組 Milford Graves 和 Derek Bailey 的演奏會、在許多雜誌中書寫 Han Bennink 和 Evan Parker、並實現國內 Incus Records(譯按:英國第一個由樂手管理的唱片公司,由鼓手 Tony Oxley 提議,Michael Walters 成立,Derek Bailey 和 Evan Parker 之後加入)的發行,努力為即興音樂帶來更廣大的聽眾。另一位樂評人 Soejima Teruto 則籌組了第一個有許多第一代樂手參與的自由音樂節,名稱是「靈感與力量」(Inspiration & Power),稍後錄製成雙黑膠發行。這位樂評人帶著摩爾音樂節的八厘米紀錄片旅行了全日本,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爵士喫茶店播放影片。詩人清水聰彥(Shimizu Toshihiko)在許多不同的媒體上,以其正經的書寫風格為註冊商標,介紹並寫下了許多批評。其著作從 1960 年代至今已編成三本書,這是現今可獲得最好的自由音樂指南。(6)

這些在東京的運動是由我透過各式各樣雜誌、八厘米放映會、小型演奏會和唱片,在福島的爵士喫茶店斷斷續續觀察到的。在 1978 和 79 年之間,該場景的兩位中心人物阿部薰和間章過世了。我決定前往東京,成為一位像高柳昌行一樣的音樂家。那時我 19 歲。政治和次文化的時代結束了,東京進入了高度經濟成長的年代,其中所有次文化都嘗試匯入主流。來到 1980 年,爵士喫茶店驟然消失了,而我,一個來自鄉下的自由爵士青年,在這波變化中失去了我的方向感。這股迷失最後將我導向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即興類型。將來有時間我會再談。



註:

1. 'kissa' ─日文的「咖啡廳」或「酒吧」。(譯按:「喫茶」即kissa的音譯)

2. 'Manga' ─漫畫。在日本的 60 年代晚期,漫畫是青少年中最具影響力的媒體,特別是像 Taro 這樣的前衛漫畫。

3. Takayanagi "Jojo" Masayuki(1932 – 1991)。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作品,現在能以 CD 獲得:
● Takayanagi Masayuki New Direction 1970, Call In Question, PSF Records PFSD 41. 最早自由風格的現場演奏。
● Masayuki Takayanagi New Direction Unit, 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, Kojima Recordings AR1. 1975年以來的錄音室作品。
● Masayuki Takayanagi, Lonely Woman. 1982 年錄製的 single-note 爵士吉他獨奏,彈奏從 Tristano 到 Ornette Coleman 的旋律。
● Angry Waves, 850113 Aketa's Disc. 1985年以來的現場演奏,自由爵士概念為主的吉他三重奏。
● Masayuki Takayanagi Action Direct, Inanimate Nature, Jinya Disk LMCD 1168. 他以磁帶和吉他現場獨奏(1990)的最後一些錄音之一。

4. Abe Kaoru (1949 - 1978). 現在能得到的:
● Abe Kaoru solo, Mata No Hi No Yume Monogatari, PSF Records PSF 40. 1972年以來的獨奏表演。
● Derek Bailey, Duo And Trio Improvisation, DIW 358. 1978年與 Derek Bailey 合作。也和吉澤元治、近藤等則、高木元輝、Tsuchitori Tomoyuki 等人合作。
● Kaoru Abe, Last Date 8.28.1978, DIW 335. 阿部的最後現場獨奏。

5. 吉澤的貝斯即興獨奏唱片近來以 CD 重新發行了。
● Yoshizawa Motoharu, Wareta Kagami Matawa Kaseki No Tori, PSF 55.
● 吉澤元治是第一位日本即興貝斯手,跟著高柳的 New Direction、阿部薰、山下洋輔、Kosugi Masahiko 和 Togashi Masahiko,自 1969 年起就非常活躍。雖然有許多第一代過世,或因為現實的理由停止玩即興音樂,或在爵士音樂中尋找保護,但吉澤仍是少數至今仍持續公開與許多樂手合作的人物之一。他現在 63 歲了。

6. 其他現在能以 CD 得到的日本早期自由即興唱片:
● Oki Itaru Trio, Satsujin Kyoshitsu, Mobys 0013. 由 Soejima Teruto 在 1969 年製作,是日本第一批自由爵士專輯之一。Oki Itaru (tp), Midorikawa Keiki (b, p), Tanaka Nozomi (dr, perc).
● Fushitsusha, Tamashi No Jyunai, Purple Trap 001-4. 一份灰野敬二於 1969 至 72 年的宅錄重要紀錄,以及 1971 至 73 年的現場表演。
● Yamashita Yohsuke Trio, Dancing Kojiki, Teirenkessha DANC 3. 最早的山下三重奏。1969 年在學生遊行的街壘中表演的紀錄。


Resonance, Vol. 4, No. 2, 1995: Special Japanese Issue
English Translation by Ito Haruna
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by Zhang You-Sheng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